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首页 > 实验室 > 实验室新闻 > 文章详情

陈永福:乳业界“最美科技工作者”

时间:2022-06-26 来源:乳业时报 作者:bio149发布 浏览次数:3361
1-22062G55507.jpg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记者见面会现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成长于不同的时代,却有相同的精神品质;他们专注于不同的领域,却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他们勇毅前行、敢为人先;他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他们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创新发展难题为目标;他们奋战在基层一线,用科技服务民生,他们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他们就是“最美科技工作者”,他们是新时代最亮的星……

  不久前,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工作已经结束,经组织推荐、专家评选、社会公示等程序,王强等20名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火热出炉。他们都是来自理、工、农、医学科各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普等工作,扎根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他们有的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在要成果,解决了一个个“难啃”的技术难题;有的致力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国人实现“航天梦”奠定重要基础;有的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倾注在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成为学生科学梦想的“引路人”;有的严谨治学、甘为人梯,扎根牧区基层从事动物疫病防治......他们在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

  6月24日,为团结引领更多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记者见面会在新城宾馆新闻发布厅举行,5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向在座的新闻媒体讲述了他们背后的科研故事。他们中有研制出内蒙古首个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于临床,为众多复杂性骨折、骨创伤患者带来康复希望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元智;有用自己的青春、汗水、智慧,为内蒙古的矿产全貌及成矿规律做出杰出贡献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彤;有探索浩瀚宇宙、不懈追求实现我国“航天梦”的新一代航天人代表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研究员詹发禄;有科研成果有效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助推内蒙古跃升为我国第一大甜菜制糖基地的女性农业科学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郭晓霞;有为我国乳酸菌事业培育人才,组建乳酸菌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团队的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员陈永福。 

1-22062G55506.jpg
陈永福研究员


  其中,陈永福研究员是来自于乳业领域的“最美科技工作者”,从事乳酸菌与乳制品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已经18年,2004年从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开始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18年来,他从一名助理研究员成长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草原英才,自治区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负责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起草地方标准11项,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负责人。

  据陈永福研究员介绍,他们的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长江学者、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的带领下,18年间,从最初只有三四个人研究人员到成长为现有工作人员近30人、研究生今年突破200人的一个大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自治区组织部、教育厅、科技厅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并相继建设了13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发展成乳酸菌领域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团队。

  前不久,一部《寻菌之路》的纪录片在央视及线上平台热播,在乳业行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这部纪录片就是介绍陈永福研究员所在的乳酸菌研究团队历时十七年,跨越几千里,寻找中国菌种的感人故事。陈永福研究员告诉记者,纪录片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在草原、高原、林区和沙漠等几种生态环境下的酸马奶、酸牦牛奶和酸驼奶等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鉴定保藏菌种的工作过程,从观众的角度看拍的比较震撼,视觉效果也很好,但从作为“寻菌人”的角度看,这个只是研究团队从事20几年的乳酸菌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缩影,实际上现实的“寻菌”之路更是异常艰难,特别是20几年前“洋菌”垄断国内乳酸菌相关产业的时候,据陈永福研究员介绍,当时团队带头人张和平老师就认定原创性种质资源是乳酸菌相关产业的战略性资源,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菌”更是产业的核心技术,然而刚开始寻找中国菌种的时候,专项资金不多、额度也不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研究团队坚持走到了今天,殊为不易,期间也发生了很多让人难忘和“有趣”的故事。

  目前,陈永福研究员所在的研究团队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最大限度抢救了“舌尖上的宝贵遗产”,为我国乳酸菌及相关产业发展保障了战略性资源。同时,解决了菌株产业化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产品和技术垄断,极大提升了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乳酸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找到真正适合不同中国人群的“中国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乳酸菌种质资源库;二是该资源库的开发利用。据陈永福研究员介绍,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民族众多、饮食文化多元,以乳制品为代表的民族发酵食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乳酸菌资源,是天然的乳酸菌宝库。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使用传统方式制作发酵食品的越来越少了,因而这个天然的乳酸菌宝库也在逐渐消失。为了挽救这些消失的菌种资源,陈永福所在的研究团队就在张和平教授的带领下从2001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乳酸菌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目前共采集样品4864份,从中分离、鉴定乳酸菌32641株,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为相关领域的发展保障了战略性资源。另外,在这个资源库的基础上,围绕解决“优良菌种资源匮乏,核心技术被垄断”这一严重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创立了优良菌株筛选技术和评价体系,攻克菌株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了乳酸菌制剂的产业化。目前研究团队的技术成果在蒙牛乳业、江中制药、完美集团、科拓生物等企业进行转化,相关产品已上市,变为现实生产力,打破了国外技术产品的垄断。

  “我们团队的未来目标,是继续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高质量的创新工作,继续推动国产菌株的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国人的健康生活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把资源优势变为科技优势、产业优势。”陈永福研究员说。



采写:乳业时报记者杜兆侠
编辑/校对:杜兆侠
初审:张耀

终审:赵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站部分转载的文章非原创,其版权和文责属于原作者。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对可以提供充分证据的侵权信息,bio149将在确认后12小时内删除。3.欢迎用户投递原创文章至86371366@qq.com,经审核后发布到首页,其版权和文责属于投递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