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动态、最新研究资讯

首页 > 行业动态 > 最新动态 > 文章详情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会认路的益生菌保护舱!新型DNA微胶囊助力炎症性肠病的益生菌精准治疗

时间:2025-04-28 来源:热心肠日报 作者:热心肠小伙伴们 浏览次数:547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7]

Acid-resistant chemotactic DNA micromotors for probiotic deliver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主要作者: 赵梓楠徐瑶胡勇
Article10.1038/s41467-025-59172-92025-04-22
研究设计与关键方法: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含酸敏感DNA结构的益生菌递送微马达。研究采用微流控生成水包油微滴,通过光交联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酯(HAMA)与A/C富集DNA寡聚体,并嵌入二氧化锰(MnCO)气体供体,构建酸耐受性DNA微胶囊。
核心发现与治疗机制:微胶囊在胃酸环境收缩形成保护屏障,通过ROS驱动趋化运动精准靶向炎症结肠,并在NO触发下释放益生菌,显著改善结肠炎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衡与组织损伤。
酸环境响应保护机制:A-和i-型DNA结构在酸性pH下形成,使微胶囊收缩增强抗酸性,保护益生菌(如EcN)存活率在pH2达87.7%、pH5达99.4%,较传统微球提升显著。
趋化运动与炎症靶向:MnCO与ROS反应生成CO气体驱动微马达运动,使微胶囊定向迁移至炎症部位,其运动轨迹在Y型通道实验中显示对H₂O₂梯度的精准响应。
炎症调控与疗效验证:微胶囊通过CO介导的M2巨噬细胞极化、ZO-1蛋白表达上调修复肠道屏障,并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治疗后结肠长度接近健康小鼠,DAI评分降低超70%。
材料创新与临床潜力:DNA网络的酸自适应交联特性、NO响应性释放示范了智能递送系统优势,体内外实验验证其对IBD的多靶点调控作用,为益生菌精准治疗提供新范式。
多维度作用机制:通过调控NF-κB、PI3K-Akt等通路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同时促进抗炎因子(IL-10、TGF-β)表达,实现免疫微环境重塑与肠道代谢修复。

AI解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站部分转载的文章非原创,其版权和文责属于原作者。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对可以提供充分证据的侵权信息,bio149将在确认后12小时内删除。3.欢迎用户投递原创文章至86371366@qq.com,经审核后发布到首页,其版权和文责属于投递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