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动态、最新研究资讯

首页 > 行业动态 > 最新动态 > 文章详情

Food Chemistry - 碳源对嗜热链球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机制的影响

时间:2025-04-10 来源:实验室 作者:实验室 浏览次数:711

111.jpg

图1 S. thermophilus IMAU20246在不同碳源下EPS生物合成途

乳酸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是LAB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大分子聚合物,因其理化性质、安全状态和生物活性在食品生产(酸奶增稠)、医药(药物载体)、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目前乳酸菌EPS的产率仍相对较低,是其工业化应用面临的主要难题。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丹彤副教授在Food Chemistry(1区,IF:8.5)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系统阐述了不同碳源对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MAU20246 EPS合成及其分子特性的调控机制。


1. S. thermophilus IMAU20246 具有蔗糖利用的偏好性。蔗糖作为碳源可以显著提升EPS产量(617 ± 5.9 mg/L),分别为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的1.5倍、1.2倍和1.8倍,同时生成低分子量(3.789 × 104 Da)且单糖组成独特的EPS,其高葡萄糖和半乳糖比例可能赋予其更优的生物活性与功能特性;

2.  转录组学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蔗糖通过激活ABC transporters(如磷酸特异性转运系统基因pstB、pstS)、上调糖代谢关键酶(如galU、rfbB)及EPS基因簇(epsD、epsE、wzy等),显著增强了前体核苷酸糖的供应与EPS链的聚合效率。此外,蔗糖代谢可能通过缓解CcpA介导的碳代谢抑制,促进碳通量向EPS合成途径的定向分配。

222.jpg

图2 蔗糖条件下 S. thermophilus IMAU20246在对数初期 (5 h) 和对数后期 (10 h) 的差异基因

该研究首次明确了S. thermophilus IMAU20246 EPS合成与碳源代谢的协同调控网络,为工业发酵中碳源优化及菌株定向改造提供了关键靶点。未来可通过调控ABC转运系统或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结合发酵参数(如蔗糖浓度、pH)的动态优化,进一步提升EPS产量并定制其功能特性。


第一作者:彭清婷、胡海敏

通讯作者:丹彤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4069

原文题目:《Mechanisms of exopolysaccharide synthesis by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MAU20246 determined by the carbon source


供稿:彭清婷
编辑:孙雅如
审核:九卿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站部分转载的文章非原创,其版权和文责属于原作者。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对可以提供充分证据的侵权信息,bio149将在确认后12小时内删除。3.欢迎用户投递原创文章至86371366@qq.com,经审核后发布到首页,其版权和文责属于投递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