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江南大学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办的 “第三届益生菌、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国际研讨会” (PGuMH2019)正式开幕。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代表共聚无锡,针对益生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功能挖掘、肠道微生物与膳食、肠道菌群的精准干预等系列主题进行研讨,以促进益生菌与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产业化应用。 开幕式由江南大学副校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主持,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郜军为此次大会做开幕致辞。郜军表示大健康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益生菌作为微生态热点研究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次大会将分享益生菌领域目前的先进科研成果,对今后推动相关技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江南大学副校长陈卫致欢迎辞
![]()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郜军致辞 ![]()
报告专家合影
聚 焦 现 场 1.Paul Ross 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爱尔兰国家肠道菌群与健康中心主任 肠道微生物的挖掘 目前,全球面临两大挑战: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而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有望成为替代抗生素的新资源。通过利用尼生素替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抗生素,可以减少环境中甲烷的释放并对其进行降解;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细菌病毒在不同年龄结构人群中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利用噬菌体可更精准的干预人体健康。 ![]() 2.Catherine Stanton 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农业部食品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婴儿肠道菌群的发展及其对宿主健康的影响 婴儿出生后在肠道中会形成一个复杂多样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并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比较足月和早产婴儿的肠道微生物菌群,证实分娩方式和出生时的孕周对微生物群发育均有显著影响,与剖腹产婴儿相比,顺产婴儿在出生后有更为成熟的微生物菌群。 ![]() 人体肠道微生物组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性研究 人体健康主要由人体基因组、人体微生物组和环境三大因素所影响。而人体遗传特性可以影响人体微生物组组成。朱宝利教授首先分享了肠道菌群的基本概念,然后分享了通过肠道菌群干预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表示,糖尿病人群与健康人群肠道微生物门属种水平有明显差异,构建肠道菌群模型能精准的预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 断奶仔猪益生菌的选择研究 目前,用于猪饲料的益生菌主要是根据其在饲料生产、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稳定性来选择的。该研究团队首先判断了宿主是否适合乳酸菌定植,而后采用宏基因组的方法来研究乳酸菌对断奶仔猪的微生物群落影响,并研究了关键微生物对淀粉、低聚果糖和乳糖的代谢途径。实验发现,碳水化合物在肠道中的发酵代谢产物可促进益生菌的定植,并提高断奶仔猪的饲料利用率和病原控制效果。 ![]() 益生菌的基础研究及其产业化 个性化益生菌干预和菌株的研发已经成为益生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益生菌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疾病,缓解诸多临床症状。课题组通过肠道菌群和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指数评分的关联分析发现,益生菌可以通过增加有益菌抑制致病菌来改变患者肠道粘膜菌群,改善溃疡性肠炎的临床症状,这将成为医药开发的新热点。 ![]() 益生菌与海参皂苷粗提物协同干预对小鼠肥胖的影响 肥胖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肠内厚壁菌门多于拟杆菌门导致人体更为有效的吸收食物中的热量从而导致肥胖。微生物组的组成、功能活化和变化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相关菌群可以降解饮食衍生的黄酮类化合物,从而减少宿主的能量消耗,并使其易于在成功节食后加速体重恢复。因此,肠道菌群成为了目前治疗肥胖的新靶标。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站部分转载的文章非原创,其版权和文责属于原作者。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对可以提供充分证据的侵权信息,bio149将在确认后12小时内删除。3.欢迎用户投递原创文章至86371366@qq.com,经审核后发布到首页,其版权和文责属于投递者。
|